2025国际前瞻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大会:共筑AI安全治理新生态
2025年10月30日,国际前瞻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大会在北京门头沟区隆重召开。作为聚焦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领域的高端国际性会议,本次大会汇聚全球政产学研界顶尖力量,以务实举措破解智能时代安全治理难题,为人工智能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

大会核心亮点:平台搭建与成果发布双轮驱动
1.产业协同平台正式启动
大会重磅启动“北京市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伙伴计划安全与治理能力建设网络”,该网络由北京前瞻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研究院牵头,联合北京人工智能产业联盟及360、奇安信、阿里巴巴、瑞莱智慧等知名企业共同发起。通过汇聚各方创新主体资源,构建开放协同的安全治理生态,为北京市乃至全国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筑牢安全屏障,助力产业行稳致远。
2.权威成果发布引领行业方向
《人工智能模型安全评估与产业实践报告》:由前瞻研究院联合多家单位编制,基于自主研发的“灵御(PandaGuard)”攻防评估平台与“PandaBench”安全测评基准,完成对主流大语言模型的红队测试与系统化安全评估,形成覆盖攻防算法、防御验证与风险量化的全链路安全治理体系,为政府监管、行业应用与标准制定提供重要支撑。
“灵度人工智能伦理评估平台”:具备对上百个大模型实时动态监控与并行测试能力,可从六大维度、90个细分类别评估模型伦理合乎度,助力企业在研发初期规避伦理与合规风险,推动负责任创新。
《北京人工智能治理案例集》:由北京人工智能产业联盟牵头发布,广泛凝聚人工智能治理的社会智慧,系统分享治理实践成果,并为典型案例单位颁奖,为行业提供可复制、可推广的治理经验。
高端对话:聚焦全球AI治理前沿命题
大会设置高端专家论坛与圆桌论坛两大核心环节,汇聚全球AI安全治理领域顶尖智慧。北京前瞻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研究院院长曾毅、剑桥大学教授SeanOHeigeartaigh、联合国数字合作专家组成员EdsonPrestes等国际权威专家,围绕AI长期治理、伦理安全等全球性前沿命题发表主旨演讲,深入剖析智能时代AI治理的核心挑战与发展方向。
在圆桌论坛环节,来自西蒙长期治理研究所、北京大学、中国信通院等科研机构,以及瑞莱智慧、奇安信等领军企业的代表,围绕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的产业实践展开深度研讨,就分类分级监管、风险测试评估、技术创新与安全平衡等关键议题达成多项共识,为推动治理理念落地转化提供了务实路径。
大会意义:构建安全与发展并重的治理新范式
当前,全球人工智能技术正加速向百万亿级参数规模跨越,深度融入百行千业的同时,也面临安全漏洞指数级增长、治理体系碎片化等严峻挑战。本次大会的召开,既是对《北京市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伙伴计划2.0》的全面落实,也是对全球AI治理需求的积极响应,其核心价值体现在三方面:
其一,搭建了国际化的对话协作平台,促进中外治理经验互鉴与技术交流;其二,通过标准制定、评估体系构建等务实举措,填补了部分领域治理空白,为产业发展提供明确指引;其三,强化了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,推动安全治理与技术创新、产业应用深度融合,实现AI安全与发展的有机统一。
此次大会的成果落地,将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治理从“技术中心论”向“发展中心论”转型,为构建“向善为民、安全可控、公平普惠”的全球AI治理新秩序贡献中国智慧与实践经验。

上一篇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