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时代DNS面临多维挑战与战略使命
邬贺铨院士指出,AI时代DNS面临多维挑战与战略使命,需重构技术体系以支撑新质互联网发展。核心要点如下:
一、AI驱动DNS需求变革
流量与查询量激增
全球互联网流量2024年增长17.2%,其中AI贡献42%的增量;中国AI流量贡献率高达48%。
DNS查询量与流量正相关,AI实时交互(如ChatGPT)导致短时查询密度骤升,微服务架构中单页面调用数十个域名,进一步增加解析压力。
资源管理范畴扩展
DNS从传统域名解析延伸至算力单元、数据设施的动态IP管理,最小算力单元均需IP/端口绑定。
智能体(Agent)间对话需新型DNS协议(如AgentDNS),支持动态注册、语义发现与协议适配。
二、核心挑战与安全风险
性能瓶颈
物联网设备爆发催生每秒万亿级查询,传统DNS高并发场景延迟显著增加;AI训练依赖DNS快速定位分布式算力节点,对响应时间要求更严苛。
IPv6地址池动态分配使DNS记录更新频率提升10倍,加剧资源管理压力。
安全威胁升级
DNS面临智能化攻击:分布式拒绝服务(DDoS)、精准钓鱼攻击,以及利用AI生成的恶意域名规避检测。
2025年国内某云厂商因DNS解析异常导致“停服”事件,暴露缓存机制恢复周期长的缺陷。
三、下一代DNS的进化方向
能力升级目标
更安全:AI实时分析DNS流量识别攻击特征,结合威胁情报阻断动态恶意域名。
更高效:优化解析算法满足AI微秒级延迟需求,支持算力感知与智能路由决策。
更智能:构建韧性DNS体系,实现动态调度、灾备逃生与快速恢复。
AI与DNS双向赋能
AIforDNS:增强防护能力、优化解析效果、改进服务性能(如深度学习反钓鱼)。
DNSforAI:助力算力节点发现、路由决策优化、保障AI系统安全运行。
四、中国实践与全球贡献
IPv6规模部署:中国借IPv6跻身互联网基础技术前沿,为DNS升级提供核心支撑。
韧性DNS体系:通过域名注册(Domain)、资源掌控(Name)、系统重构(System)三层面,构建自主可控的下一代DNS。
国际协作:推动智能体互联网(InternetofAgent)协议标准化,增强全球网络空间治理话语权。
邬贺铨断言:AI与DNS的协同将重塑互联网根基,“下一代DNS需适应更广泛、更复杂、更多样性的动态需求,这是挑战更是使命”。